習近平總書記的發展觀
黨的十八大以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用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、發生歷史性變革履行“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,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”的莊嚴承諾,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。新發展理念是“指揮棒”“紅綠燈”,回答了關于發展的目的、動力、方式、路徑等一系列理論和實踐問題,闡明了關于發展的政治立場、價值導向、發展模式、發展道路等重大政治問題。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,是“十四五”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,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。
我國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優勢
新時代十年,在習近平經濟思想科學指引下,我國經濟發展已形成重要優勢。當前,我國經濟運行出現一系列積極變化,經濟回升與信心提振的良性互動正在形成。 [詳細>>]
安徽合肥:“科學島”上誕下“產業金蛋”
在安徽合肥有一座“科學島”,這里是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的所在地,“島上”布局了包括“人造太陽”稱號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(EAST)和穩態強磁場等大科學實驗裝置。 [詳細>>]
高質量發展調研行
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。
跨國企業為何持續“加倉”中國市場?
近期中國各地舉行的多場國際會議上,許多跨國企業高管頻頻發聲,釋放持續“加倉”中國市場的強烈信號。
2022年中國生態環境質量保持改善態勢
2022年中國生態環境質量保持改善態勢,年度改善目標順利完成,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來之不易的新成效。
2022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穩中趨好
2022年,對管轄海域1359個國控點位海水水質開展的監測結果顯示,海水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。
綠色長江的“五彩生態經”
春江潮水連海平,無邊江景一時新。長江,中國第一大河,全長6300余公里,橫貫東西、輻輳南北,是中國重要的生態屏障、資源支撐。
全球生物多樣性如何走向恢復之路?
)今年5月22日是第30個國際生物多樣性日。今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的主題是“從協議到協力:復元生物多樣性”。